关于举办2025年校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

作者:李娟2025/10/14 08:46

全校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举办2025年校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现将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分类及组织形式

1.教师团队赛:面向全校专兼职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组队参赛,每个团队选手(3-4人),并确定1名主讲,每个教研室推荐一支队伍参赛。每位教师只能参加一个团队。

2.青年教师个人赛:未参加团队赛的专兼职青年教师(近五年进校教师)均需参加个人赛。

3.比赛分初赛和决赛,初赛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组织,于1116日前完成。决赛由教务处组织,团队赛每个教学单位推荐2支优秀队伍参加决赛。青年教师个人赛每个教学单位推荐3人参加决赛,决赛时间和相关事项另行通知。

二、比赛分组

(一)教师团队赛

2025年校级教学能力比赛分公共基础课程组和专业(技能)课程组两个组别。参赛的模块、单元、专题、项目或任务等应为有关课程中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各组别比赛内容按以下规定执行。

1.公共基础课程组(不含高职思想政治类课程)。参赛的教学内容应不少于12学时。鼓励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要求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参赛。

2.专业课程一组。参赛的教学内容应不少于16学时,参赛课程应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3.专业课程二组。参赛的教学内容应不少于16学时,其中体现教师实操演示与指导的内容不少于8学时。参赛课程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拓展(选修)课,或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二)青年教师个人赛

参赛的教学内容应不少于10学时,参赛课程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实习实训、岗位实习等教学环节。

三、比赛内容

(一)教师团队赛

重点考察教学团队(3-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课程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

比赛时,各团队首先介绍参赛作品的教学实施报告,接着针对抽选教案中的自选内容进行无学生教学展示,最后回答评委提问。其中,介绍教学实施报告不超过5分钟,无学生教学展示不超过5分钟,现场答辩5分钟。介绍教学实施报告的选手和进行无学生教学展示的选手不得为同一人,评委可以指定答题者,可以追问,未参与教学展示和报告介绍的团队成员,必须参与答题。

1.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标准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契合层次定位,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基础性、职业性、时代性,体现学科知识与行业(或职业)应用场景的融合。专业课程内容应对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结合教学实际融入科学精神、工程思维、创新意识和数字素养,注重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育。

2.教学设计。依据国家教学标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杜绝各种形式主义。公共基础课程强调根据学科特点使用恰当的教法学法;专业课程鼓励实施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情景化教学,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手脑并用。

3.教学实施。落实育人为本,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综合素养的培育;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开展师生、生生有效互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推动深度学习,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过程真实数据,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专业课程倡导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实习实训应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实施细则》、岗位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根据需要合理创设数字化学习和实习实训情境,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

4.教学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聚焦教学目标达成,关注学生全面成长,重点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的精准分析,个性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效;思想政治课还应注重综合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情况。

5.教学反思。深度思考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总结在更新教育理念、落实课程思政、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评价、运用信息技术、培育数字素养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赋能的“大先生”。

(二)青年教师个人赛

重点考察青年教师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的能力。

1.教学设计

是指以1个学时(40-50分钟)为基本单位,对教学活动的设想与安排。基本要素有:主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分析(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及教学安排等。

1)准备参赛课程1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主题名称、课时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评价、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等。

2)准备参赛课程10个学时相对应的10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 教学节段指连续20分钟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内容。

2.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教学展示规定时间为20分钟,从10个教学节段中随机抽取1个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评审专家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3.教学反思

抽取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即进入对本次抽取课堂教学节段反思环节。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在2分钟内完成教学反思。

四、奖项设置

比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对成绩优异者,颁发荣誉证书,并根据名额指标推荐参加2026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和常州市在常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比赛纳入学校工会劳动竞赛内容,根据工会相关规定对获奖团队予以相关奖励。

五、决赛材料提交要求

(一)参赛文档材料

1.团队赛参赛作品材料包括比赛报名表、教学实施报告、教案。所有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正文使用小四号字、单倍行距,禁用以装饰为目的的图片或照片,以PDF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每个文件分别以“比赛报名表/教学实施报告/教案”命名并统一放入文件夹中,文件夹以“团队负责人姓名+选题名称”命名。

青年教师个人赛提交材料包括参赛课程教学大纲1个,主要包含课程名称、基本信息(课程性质、学时、学分、授课对象等)、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建议阅读文献等要素。教学设计方案10个。

2.各教学单位于20251117日前统一将决赛参赛材料电子稿提交至教务处。

1)教案。教学团队根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公共基础课程以教育部印发的相应课程标准为准),选取该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规定的教学内容,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要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前后衔接、规范完整、详略得当(其中课中教学活动安排占主要篇幅),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及时间分配,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实施,课后对授课实效、存在不足、改进设想进行客观深入反思。原则上每份教案的教学时长不超过2学时,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以及有场地设备特殊要求的实训教学内容可连续安排3-4学时。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的教案应符合真实项目、岗位实践教学实际。每次课的教案按序逐一标明序号,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2)教学实施报告。教学团队针对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和实践,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撰写1份教学实施报告。报告应总结参赛内容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效果、反思改进措施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体现创新举措和具体成效,可用图表加以佐证。中文字符在5000字以内(文末注明正文“中文字符统计数”),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图表尺寸合适、文字清晰可见,不超过12张。

(二)参赛视频材料

团队赛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或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教学),团队成员中只需1名教师录制一段课堂教学片段(8-10分钟)提交即可。课堂教学应在实际教学场所,有学生参加。课堂教学视频应能呈现参赛内容、课程属性特质鲜明、反映团队成员教学风格的教学活动实况,各个团队自行拍摄,杜绝摆拍和过度包装。专业课程二组需呈现教师实操演示与指导。每组团队视频资料请以“教学片段-教案几”命名与文档材料合并在一个文件夹中提交。课堂教学视频可以使用手机全程连续录制,镜头可移动,景别可调整,不得追求拍摄效果,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采用MP4格式封装,为便于传输,视频请压缩不高于200M

其他未明事宜请与教务处联系。联系人:李娟;联系电话:13775255012;邮箱:109287699@qq.com



                        常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0251011




版权所有: 常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东方东路68号 / 邮编:213025 电话:0519-88010606(学校办公室) 0519-88010066(招生就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