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铁要闻

中国中车2025年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我校圆满闭幕

发布时间:2025-11-01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党委工作部 马璋琦

10月27-31日,中国中车2025年职业技能竞赛暨青年职业技能竞赛铁路机车电工、铁路车辆钳工、铸造工三个职业(工种)的决赛在学校圆满闭幕。

常州分赛场设置学校和世赛基地两个考点,安排理论考试、实作竞赛、参观学习、前沿技术培训、技术点评、竞赛总结等环节。本次技能竞赛,既是技能人才同台竞技的 “大比武”,更是交流技艺、切磋本领、共同成长的 “大平台”。

同台竞技绽放工匠风采

本次决赛共有164名员工参加,其中铁路机车电工48人,铁路车辆钳工79人,铸造工37人。选手平均年龄35岁,最年轻的选手年龄22岁,最年长的选手年龄58岁。

理论知识竞赛

铁路机车电工赛项

铁路车辆钳工赛项

铸造工赛项

前沿技术技能培训

竞赛期间,学校在致远楼开展了铁路机车电工、铁路车辆钳工、铸造工三个职业(工种)的前沿技术培训。


面向铁路机车电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专业带头人张川宝,东南大学博士强浩,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电工首席技师、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罗昭强分别就《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电”无拘束,“工”有新规:浅析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视野下的电工素养》《大国工匠成长之路分享》开展培训。


面向铁路车辆钳工,江苏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主任张锁荣,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程部智能制造主管工艺师韩磊,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首席技师、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郭锐分别就《智能制造背景下现代钳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在高速列车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大国工匠成长之路分享》开展培训。

面对铸造工,清华大学副教授胡建君,南昌航空大学教授刘奋成,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金属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科试班班长、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张剑云分别就《铸造行业技术工艺现状与发展趋势》《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基础、发展和应用》《大国工匠成长之路分享》开展培训。

技术点评

总结会上,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技能大师张健,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薛金良,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金属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科试班班长、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张剑云针对竞赛进行技术点评,为选手改进技术技能指明了方向。

为了举办好本次大赛,中车中车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领导和专家多次提出指导意见和工作部署,为学校制定方案、落实具体环节指明方向。学校作为竞赛分会场之一,把筹备好本次比赛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成立工作专班,学校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召开筹备工作会,研究落实集团要求。

工作专班根据竞赛需求,统筹学校和世赛基地两个比赛场地,对赛程安排、场地布置、后勤保障、赛事宣传等多方面工作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通力协作,抽调骨干教师、学生志愿者参与本次比赛的筹备和服务工作,积极为专家评委和参赛选手提供热情周到、安全有序的服务,为本次比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