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思政引领力是教育强国的首要特质,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所在。

新学期以来,学校密集开展思政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继校领导上思政课、听思政课,组织开展落实中车集团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工作要求专题研讨会和“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后,近日学校召开思政课集体教研活动,学校党委书记陈永平、校长陈刚、副校长朱月红、张元涛出席活动,党委工作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体专兼职思政教师参加活动。
活动围绕如何提升思政引领力,强化学校内涵建设这一主题开展交流研讨,与会人员开展研讨,聚焦思政课教学创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行业特色思政资源建设、思政课育人评价等关键环节,积极为学校思政课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现场交流研讨气氛热烈。
陈刚在研讨中指出,提升思政课的引领力,关键在于将其深刻内涵转化为驱动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优势。他强调,必须精准把握“讲什么”与“怎么讲”的辩证统一。在内容层面要自觉将党的创新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车深厚的产业报国文化、工匠精神深度融合,丰富和夯实学校育人工作的内涵底蕴;在方法层面要以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革新为抓手,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课堂,切实将思政课打造成教学改革的“示范高地”,显著增强其对学生成长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塑造力。

陈永平认真听取与会思政教师的心声与建议,肯定了学校思政育人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强调,面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命题,必须将提升思政引领力作为强化学校内涵建设的抓手。为此,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以队伍建设筑牢引领根基,夯实内涵发展的人才支撑。要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推动其能力素养全面提升,确保能将理论讲透、讲活、直抵人心,成为学生成长的优秀引领者;二是要以深度教研淬炼引领能力,激发内涵建设的创新动能。要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教研活动,深化对教学规律和重难点问题的研究,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创共享;三是要以特色品牌彰显引领价值,打造内涵发展的鲜明标识。要深入挖掘和运用中车独特的红色资源与产业文化,打造中车特色思政品牌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强化整体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为行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技并修、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教研活动,是学校党委将提升思政引领力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的重要一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晰了路径,为学校构建更具引领性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注入了强劲动能。学校党委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推动思政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向同行,切实将思政建设的成效转化为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优势,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